首页 > 常识 >

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如何(曾经的世界列强奥地利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9:09:21    

20世纪初世界上的顶级强国其实就是当年入侵中国的八大列强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经过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数十年的发展后国际地缘政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实当年的八大列强中除了奥地利被挤出强国序列之外其他七国仍算是当今世界强国。在如今的国际事务中奥地利已成了没什么存在感的小透明。奥地利当初是如何崛起成为世界主要列强之一的?又是怎样从世界主要强国行列中退出的?

如今的奥地利是位于欧洲中部一个国土面积约为83855平方公里的内陆国。奥地利和邻国德国一样是以日耳曼人为主体民族、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其实在历史上奥地利本身就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就是奥地利人。这也恰恰反映了奥地利和德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出现了“奥地利”这个地名。12世纪中叶巴本堡家族统治时期独立的奥地利公国逐渐成形。

1278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击败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后攻占了奥地利。在此后的640年间奥地利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的核心。哈布斯堡家族的格言是:“让别人去打仗吧,快乐的奥地利人只想要结婚。战神马尔斯给别人的东西会由爱神维纳斯赐给奥地利”。其他帝国大多是靠金戈铁马打下偌大疆土,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扩张方式却是通过政治联姻继承别人的领土。到了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已扩张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1713年波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时西欧主要强国列强都已斗得两败俱伤,北欧的瑞典、东欧的俄国也在大北方战争中损失惨重。奥地利这个靠政治联姻形成的几乎未遭战争破坏的幅员辽阔的大国迅速填补了由此出现的欧洲权力真空。奥地利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在欧洲地缘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欧洲逐渐开始形成由英、法、俄、普、奥五大列强主导的外交均势格局。

奥地利除了继续利用政治联姻和外交手段在欧洲扩张之外也开始投身于列强海外殖民的浪潮中:1722年奥地利还在南尼德兰开设奥德斯坦贸易特许公司与英国、荷兰展开东印度地区的贸易竞争。1776年奥地利成立了的里雅斯特亚洲公司负责探索通往非洲、印度和中国的可能航线。1778年奥地利派出了一支探索航线的舰队。次年舰队停靠在了如今莫桑比克南部的德拉戈阿湾。奥地利探险队与当地酋长签订了条约并修建了两座堡垒。

一个名为奥属马普托的殖民地就这样诞生了。此时莫桑比克已成为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奥地利在这一地区的扩张动了葡萄牙的奶酪。1781年葡萄牙人将奥地利殖民地人员赶走。19世纪初欧洲均势格局被天降猛人拿破仑打破。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已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好几百年了,但1804年拿破仑迫使哈布斯堡家族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成了无可争议的欧陆霸主。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组成的反法联军一再被打败。

直到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最终战胜拿破仑后才召开维也纳会议恢复了英、法、俄、普、奥五大列强主导的欧洲均势格局。维也纳会议后奥地利获得了波兰加里西亚地区、意大利的伦巴底及威尼斯地区、达尔马提亚地区。虽说帝国疆域进一步扩张,但此时奥地利的邻国普鲁士正逐渐成为一大威胁。1866年奥地利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遭遇失败。普鲁士将奥地利从德意志排挤出去后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主导的不含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国家。

长期以来奥地利通过政治联姻合并了太多非日耳曼民族的领地。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匈牙利人、捷克人等少数民族早就与哈布斯堡皇室离心离德。普奥战争结束后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又开始活跃起来。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和总理兼任奥匈帝国皇帝和总理,在军事、财政、外交三大权力的执行上由位于维也纳的帝国政府控制。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构成帝国的两大主体奥地利和匈牙利则保持高度的自治。

由奥地利帝国改组而来的奥匈帝国在国土面积上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人口同样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机械仪器制造业和钢铁军火工业的发达程度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资源总储备量和所能动员的总兵力位居欧洲第四,仅次于俄国、德国和法国;农产品种类和原油产量则超过了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

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奥匈帝国在领土、人口、农业、工业、军事等各领域的实力使其被视为是与英、法、德、俄并列的欧洲五大列强。截至1913年奥匈帝国的工业产值已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4%。当时世界其他七大列强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比例分别为:美国35.8%、德国15.7%、英国13.6%、法国6.1%、沙俄8.2%、意大利2.4%、日本2.0%。此时的奥匈帝国是仅次于美、德、英、法、俄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从1870年到1913年奥匈帝国人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45%。这一时期其他欧洲列强的同类数据分别为:英国1.00%、法国1.06%、德国1.51%。奥匈帝国一时间成为欧洲仅次于德国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可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就是尖锐的国内民族问题。奥地利帝国之所以改组为奥匈帝国就是为了安抚匈牙利人的民族情绪,然而奥匈帝国境内还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

当时奥匈帝国境内日耳曼人占其总人口23%、匈牙利人占21%、捷克人12%、波兰人占11%、乌克兰人占8%、罗马尼亚人占5%、克罗地亚人占7%、斯洛伐克人占3%、塞尔维亚人占6%、斯洛文尼亚人占3%、意大利人占3%。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加起来超过了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总和,却在政治上却处于一种无权的地位。他们对这种现状是不满的。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使看似强大的奥匈帝国一直潜伏着分裂解体的风险。

这种风险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出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加入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当1918年同盟国阵营战败时奥匈帝国迎来了解体的命运。1918年10月4日奥匈帝国议会的议员宣布所有帝国的民族都享有自决权。这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在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后同塞尔维亚合并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并于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11月2日匈牙利也宣布脱离二元制帝国;作为帝国核心区域的奥地利则早在10月21日就已自行成立了“独立的德意志奥地利国家临时国民议会”。此外原属奥匈帝国的蒂罗尔州并入意大利,伏伊伏丁那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加利西亚并入波兰。昔日奥地利帝国的领土面积约为65万平方公里;1918年以后奥地利只剩下83879平方公里。奥地利失去了昔日87%左右的领土。

在这一过程中奥地利也失去了全部海岸线变成了一个内陆国。至此奥地利在中欧地区的霸权不复存在。奥地利从此退出了大国行列。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二战结束后奥地利被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分区占领。1945年4月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成立。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地利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这年10月占领军撤出后奥地利重获独立。

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在本国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瑞典、芬兰等国都打破了以往的永久中立姿态。如今芬兰和瑞典已加入北约。可目前奥地利仍宣布保持永久中立国策。如今的奥地利在政治军事领域已没什么野心,但从经济民生来看仍是一个发达国家。目前奥地利人均收入水平排名全球第11位。

相关文章
p2p理财可谓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理财方式,大街小巷、电视新闻、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各种负面层出不穷,有人赚了钱,有人血本无归,今天就随掘金时代理财师来看看P2P存在哪些风险?从P2P的模式来看,无非就分成以下五种风险:1.道德风险:平台本身就是骗子平台,以高额的利息来吸引投资人,来诈骗投资人本
关键要点私募股权(PE)是指对未公开交易的公司进行的资本投资。大多数 PE 公司都向合格投资者或高净值个人开放,成功的 PE 经理每年可赚超过几百万。杠杆收购(LBO)和风险投资(VC)投资是两个关键的 PE 投资子领域。私募股权公司为何如此重要私募股权是指对未上市或未交易实体的所有权或权益。私募股
1.债权转让的概念债权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债权关系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2. 债权转让的性质首先,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必须存在有效的债权。债权是一方(债权人)对另一方(债务人)要求支付款项或履行义务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可以被法律保护和行使的。债权的性质可以包括
近十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提升,以及升降电梯的普及,高层住宅逐渐出现在我们视野。但随着2、30层的高楼越建越多,越来越普遍,不少人担心这些房子未来“老了”怎么办?有人理所当然:房子老旧了,就拆呗,过去老房子都是这么处理的,所以这些年我们才会看到老房子再破再旧,因为拆迁,改头换面地建成一栋栋高层房
近些年来,手串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饰品,很多刚接触手串的人,常常会对手串上的那个突出来的“小圆塔”感到疑惑,这是什么?这东西有什么用处?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其实是手串上的佛塔。听名字,第一直觉肯定认为佛塔应该跟佛教有关。的确如此,手串上的佛塔源自现实中的佛塔建筑,又被称作宝塔、浮屠,是一种象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