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a类人才是什么意思(为求日后有份工作,不读名校读普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10:07:59    

普通人的信息来源,一般靠媒体,之前只有官媒,消息确定,但是缺点是受众广,也就是你知道的,大家也都知道。

但是信息这个东西是有时间差、地域差的

现在因为自媒体的发展,我们需要辨别的信息来源更复杂,真假参半。

获取准确信息后,我们还要来料加工

究竟这个信息要怎么转化才能为我们所用?

我们怎么利用这个信息去思考布局,正向影响之后的发展。

是需要我们去认真考虑的,而不是无脑造抄。


Part.1


最近看到知乎热搜上有一个新闻:

2024年太原理工大学(211)软件工程招60个班

好可怕想一想,初高中一个年级10几个班,已经觉得很夸张了

现在直接来了60个班。

整个山西省算上太原理工再加另外山西的3所高校,共计招软件工程学生超6000名!

人口大省,河南的7所高校(河南大学、河南师范、河南工业、南阳师范、河南财经政法、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共计软件工程专业招生15000!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专业--动画,10几年前,还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专业,大家幻想着“国漫”的崛起,不光专业的美术类院校、基本所有的综合类大学的美术学院都开设了这个专业。

当年我也是一心想要成为这个专业的高校老师,本硕一路这个专业走到底。

但是等我硕士毕业的时候,这个专业已经成为“红牌警告”专业了(就业率饱和、而实际提供的岗位却没有那么多)

即使当年这个专业的硕士,浙江省各高校加起来,一届也总共也只录取了个位数的考生(国美2个、浙理工1个、其他也就1-2个之间)。

最终也不影响高校录用老师的标准,宁可要一个非本专业的博士,也没要一个本专业的硕士(当年动画专业是没有史论博士的,也就是我已经读到了最高学位)。

所以现在有人说,现在的高校太卷,不是现在卷,是十几年前已经那么高要求了。

小某书上也经常会刷到这样的标题“好可怕,现在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可是在我初中的时候,也就是20年前,就已经是这样了,甚至超过50%的都读了职高、中专这类的。

所以觉得可怕的,除了幸存者偏差,也是信息差的一种体现吧。


Part.2

今年很多高分的考生,父母都给孩子填了师范和警校的志愿。

甚至有不少人在浙大和浙警之间,选择了浙警。

不是说浙警不好,我也有一些浙警毕业的朋友,他们基本毕业后成了狱警、交警等等(大家如果有兴趣,我可以下次讲讲他们的故事),那是之前,以后浙警毕业还是包分配吗?还是铁饭碗吗?这真的很难说。

毕竟对有编制崇拜的大省,山东都率先打破了编制的铁饭碗,而且涉及人数达到10万人之多,这个趋势,难道只有山东一家,其他省市不会跟进?人家只是先走一步,并且为什么选择山东先行,这也是非常妙的

说回软件工程一个专业60个班的事,为什么家长还认为计算机专业是高薪稳妥的香饽饽?这是对大厂裁程序员的新闻充耳不闻啊!最近徐峥的新电影《逆行人生》讲的不就是程序员leader被裁员被迫送外卖的故事嘛。

现在无脑冲计算机、软件专业,不就和1911年阉割入宫、1949加入国军一样!

我之前说过我有个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学生(这可是最QS世界大学排名第八的学校),然而他找了大半年工作,还进不了大厂,考虑到时间再拖久就没有了应届生身份了,抓紧入职了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

本身,选专业和之后的就业,就有4-8年的时间差(本科-博士毕业),这中间还有市场反应滞后、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政策导向等问题,

那普通人怎么选专业?

我建议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喜好,毕竟如果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容忍度也会高很多,不然容易埋怨父母。


Part.3


收尾时,看到另一条新闻,超过20%的”高才通“认识赴港至今未就业。

“高才通”的全程是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人才引进计划,希望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高收入高学历优秀人才赴港发展。

这个计划从22年底开始接受申请,主要面向三类人才:

  1. A类人才: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无配额和学历限制 。
  2. B类人才:获得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5年内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无配额限制 。
  3. C类人才:在申请前5年内获得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这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10000名),先到先得

这个计划出来后,高才通相关申请的广告满天飞了。

不如我们想想,香港为什么要引进这个计划?因为高端人才都走了啊,我姐在香港定居超过15年了,说肉眼可见身边有财+有才的朋友举家搬迁去欧美了。

而现在去香港的这一批,大部分都是满足”高学历“这个要求的,毕竟高收入的那群早润了,不用等到22年年底。

而高学历,离开好的平台,其实非常尴尬,比如这些去了香港2年了,还没找到工作的。

而他们去香港的原因,80%以上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教育氛围,香港的教育还是优于内地的。

《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意思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是理智和深远的考虑,为之做出的长远规划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眼前。

相关文章
爱情是一场美丽而复杂的旅程,而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需要一些深思熟虑的原则。无论是初次相遇还是漫长相知,以下四个原则将助你更好地把握彼此的感情,使你们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1. 珍惜沟通,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沟通是关系的基石,是彼此了解和建立信任的重要途径。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学会倾听他的心声,
有些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会有第二次约会。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第一次约会时失败了......或者打破了第一次约会注意事项之一。因此您可以在这里学习第一次约会时的注意事项,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准时出现。不要迟到,请提前给你要约会的对象打电话。2、计划。在第一次约会前一晚上要制定好计划。知道第二天约会我们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反映:先是欣喜,欣喜着彼此的重逢;然后感动,感动于这份关心和问候;最后会一时语塞,面对这个开放式问题,面对五味杂陈的生活,“好”与“不好”很难一言以概,不知该如何作答。过得好与不好,平时能与谁诉说?说出来又能有什么用?!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份压抑,而不轻易表露
1、如果你喜欢他,就去追吧。2、你要明白,你和我已经没有以后了,这辈子都没有了。3、当我的喜欢变成了爱时,你却选择了离开。4、我好像一直都在放弃你,又好像一直都在等你。5、知道分手会难过,总好过你不爱我一拖再拖。6、突然觉得好难过,我和你是不是就这么散了。7、当所有坚持都破灭的时候,我发现我承受不起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想逃离的人把婚姻当做枷锁,认为婚姻束缚了自己的自由,而爱情甜蜜的人认为婚姻带来的是幸福。结婚后有的人过得甜蜜幸福,有的人见面就吵,那么婚姻应该如何维持呢?婚姻里最忌讳这三件事,做得越多,夫妻感情越淡。一、双方父母过度参与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们都在讨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