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数学3是什么意思(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三”这个数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8:50:30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三”这个数字?


上古时期,先民通过结绳记事。自那以后,“数字”的概念便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中。千百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不再只是一种计量单位,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如成语“九五之尊”,多指代封建时代的帝王;又如典故“十羊九牧”,原指十只羊有九个人放牧,后延伸为“官多民少”,其律令繁多,令人无所适从。

有意思的是,尽管古人从未直接表明对于哪个数字有所偏爱,但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来看,古人对于数字“三”的钟爱,是明显超出其他数字的。

无处不在的数字“三”传统

不难发现,古代的很多“专有名词”,都包含了数字“三”。

例如,上古时期有“三皇”,朝堂之上有“三公”,州郡乡里有“三老”;对世人影响颇深的宗教也不例外,道教神话中有“三清”,儒家提出过“三纲”,佛教则有“三世”。

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组合”外,数“三”传统还早已根植于古代文化中的方方面面。上至古代社会中的礼制要求,下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都能看到数字“三”的存在。

例如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便有所谓的“三阴三阳”之说。古人认为,人体脉络中的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而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这几处重要经脉所在之处,直接关乎到人的健康。

中医“三阴三阳”运转过程

更有趣的是,就连文学作品之中,也离不开数“三”传统。司马迁在《史记· 律书》中写道:“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一个好的故事,要有起因、经过和结尾。这种“三段式”的圆满情节,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喜爱。正因如此,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对“三段式”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

以人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为例。《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红楼梦》还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故事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三”的使用,已经形成习惯。那么,这是否能证明,古人对于数字“三”一定是最喜爱的呢?

“自然始祖”与“完美数字”

想要判断古人对于十个数字的喜爱程度,一条有力证据便是:不妨看他们对十个数字的使用频率。

以《十三经》为例,统计十个数字位于句首的结果,发现:数字“三”的词条高达724条,居于首位;而仅次于它的数字“二”,词条只有486条。

此处所引《十三经》,成书于南宋时期,其中收录了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被历代读书人奉为圭臬。正因如此,《十三经》中对于数字的钟爱,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态度。

晚清刊印的《十三经注疏》

换言之,就使用频率而言,古人对于数字“三”有着明显的喜爱。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辞源》。在这部专业的古汉语词典中,数字“三”的词条数量同样高居榜首,多达609条。

除此之外,古人对于数字“三”的认知,同样体现了他们对于“三”的钟爱。老子《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三”解释为万物演化的基础,足见古人对于“三”的重视,此外还有玄学家将其上升到了“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也”的高度。

更为神奇的是,西方学者也十分钟爱数字“三”。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甚至直言:“三”是完美数字,因为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结”,具备神性。

毕达哥拉斯在思考数学几何

那么,数字“三”到底有什么魅力,能一直为古人钟爱呢?

人们为何如此钟爱数字“三”?

在十个数字中,古人对“三”钟爱有加,其实是远古初民对于客观世界初步认识的真实反映。《易·系辞下》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通俗来说,远古初民在长期劳作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久而久之,古人这种沟通天地以达到“天人感应”的目标,便逐渐演绎成了“三才观”。正因如此,古人才会将数“三”传统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一些“讲究人”的带领下,数“三”传统便慢慢渗透到了人类社会之中。

如古代的阴阳学说。《道德经》中提及的“三生万物”,就能展现在神奇的八卦中。因为八卦中的每个爻卦,都是由三个基础单位组成的。而古代社会中的王权象征,同样有“三才观”的影子。

三生万物思想也逐渐融入到艺术绘画中

许慎在《说文解字》说:“三,天地人之道也。”是以,组成汉字“三”的三道横线,便代表了天、地、人。至于汉字“王”中间的一竖,则代表了君王。能沟通天地,还能庇护百姓的人,才应当是王权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礼制作为维系社会纲常伦理的重要纽带,也深受数“三”传统的影响。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卜筮不过三。”卜筮,求吉也,是古代一些重要场合中的必要步骤之一。在古人看来,卜筮不应该超过三次,否则便会失去作用。

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颇深,人们常说的“事不过三”,便起源于此。另外,古人在结婚时,需要“三拜”;在筵席中敬酒,则需要“三巡”,这些礼数要求,同样是数“三”传统在人类日常行为中的具体表现。

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三杯茶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的许多传统,也都深受古代礼制的影响。因此,当古代礼制中出现数“三”传统之后,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也难免会倾向于数“三”。而这,恐怕便是古人青睐数字“三”的根本原因了。

相关文章
爱情是一场美丽而复杂的旅程,而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需要一些深思熟虑的原则。无论是初次相遇还是漫长相知,以下四个原则将助你更好地把握彼此的感情,使你们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1. 珍惜沟通,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沟通是关系的基石,是彼此了解和建立信任的重要途径。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学会倾听他的心声,
有些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会有第二次约会。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第一次约会时失败了......或者打破了第一次约会注意事项之一。因此您可以在这里学习第一次约会时的注意事项,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准时出现。不要迟到,请提前给你要约会的对象打电话。2、计划。在第一次约会前一晚上要制定好计划。知道第二天约会我们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反映:先是欣喜,欣喜着彼此的重逢;然后感动,感动于这份关心和问候;最后会一时语塞,面对这个开放式问题,面对五味杂陈的生活,“好”与“不好”很难一言以概,不知该如何作答。过得好与不好,平时能与谁诉说?说出来又能有什么用?!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份压抑,而不轻易表露
1、如果你喜欢他,就去追吧。2、你要明白,你和我已经没有以后了,这辈子都没有了。3、当我的喜欢变成了爱时,你却选择了离开。4、我好像一直都在放弃你,又好像一直都在等你。5、知道分手会难过,总好过你不爱我一拖再拖。6、突然觉得好难过,我和你是不是就这么散了。7、当所有坚持都破灭的时候,我发现我承受不起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想逃离的人把婚姻当做枷锁,认为婚姻束缚了自己的自由,而爱情甜蜜的人认为婚姻带来的是幸福。结婚后有的人过得甜蜜幸福,有的人见面就吵,那么婚姻应该如何维持呢?婚姻里最忌讳这三件事,做得越多,夫妻感情越淡。一、双方父母过度参与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们都在讨论结